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双一流"建设» 他山之石» 苏州大学: 深化教学改革 涵育时代新人

苏州大学: 深化教学改革 涵育时代新人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09-23   来源:扬子晚报 访问量:

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中,苏州大学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被评为第一档次,这是学校自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大学本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心地位所取得的成果。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构建“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苏州大学正在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推动师资、学科、科研等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思政,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鲜艳的党旗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上亮起,一场别出心裁的灯光秀点燃夏夜。在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2022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每一位苏大人在光影变幻中回忆学生时代,激荡理想信念,同上“万人思政课”,奏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立德树人乃高校立身之本,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打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苏州大学建立起集体备课、集中听课、集智评课及创新实践的“三集一创”教学质量体系,并将“课程思政”纳入《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中,成立了苏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建设任务。学校始终把加强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2月,一场疫情“倒春寒”让苏大的返校计划按下了暂停键。2019级轻化工程专业的石雅晗成了众多留校学生中的一员,“疫情封闭管理期间,辅导员老师跟我们都住在社区,第一时间解决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学院还组织了党日活动、趣味运动、专题讲座,满足我们对求职、升学的需求。”

疫情期间,苏州大学成立了天赐庄校区北区“一站式”学生社区行动支部,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支部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留校学生共同养护为纪念校友丁香烈士而栽植的丁香树追忆英烈,并开展‘紫卿领航·强国有我’宣讲活动,“党建领航站”线上线下引领思想不停歇。

2021年7月,苏州大学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学校通过构建党建矩阵,打造出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党建工作室”,推动党建与学生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在各楼栋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寝室”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师生党员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争先创优,化空间概念为服务平台;聘请烈士遗属、抗战老兵代表等担任德政特聘导师,建成一批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党课活动、组织专题教育,建强“党建+思政”阵地,打通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江苏省首个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培育创建单位,苏州大学始终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面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五年来,苏州大学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流平台,首次获批“全国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思政课视频入选教育部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思政课示范“金课”,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3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培育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9个。目前,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已全部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

学科+专业,打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组合拳”

来自纺织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朱诺,在高中便完成了苏大MOOC先修课《解密食品添加剂》的学习。“高中阶段我就对相关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明确了我的报考志愿和专业方向,当我被苏大正式录取后,很快就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的学分认定。”

近些年,苏州大学不仅针对高中—大学衔接教育进行有益探索,还尝试打破校际和地域“边界”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2020年,苏大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包括北京大学《创新工程实践》、复旦大学《人文与医学》等在内的16门一流院校在线课程向苏大学子开放,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认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对于非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不足是摆在研究生支教团面前最大的阻碍。”今年6月刚刚完成微专业“教育领导+”学习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王辰踏上了远赴云南宣威的支教之旅。他介绍说,学校不仅为同学们量身制定了如《教育法律案例与管理实务》《中小学心理健康及行为干预》等一整套6门课程,而且聘请了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亲自授课。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他表示自己已具备足够的能力承担接下来的支教任务,并为未来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苏州大学于2021年建设完成并开放了“智能计算与前沿应用”“未来脑科学”等10个“微专业”。“学校主要围绕新兴技术、学科前沿、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等进行课程设置。”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方亮表示,学生在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微专业”结业证明,为学生就业创业、升学深造提供有力支撑,已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跨学科学习新路径。

为优化专业结构基础,苏州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从132个大幅压缩至108个。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满足金融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在今年新增“金融+计算机”和“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苏州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启动38项校级一流教学团队立项和培育,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5项、省级11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历史性突破。

书院+导师,面向国家需求推行“未来精英计划”

本科学习阶段斩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智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苏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邓伟业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他看来,这些成绩得益于学院在大一时开设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暑假在校准备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期间,指导老师陈小平每天都会坚持到校查看备赛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智能车电路板的异常问题调试,软件细节部分的测试调整,他都亲力亲为给予指导。“陈老师更像是一位领路人,为我的科研竞赛提供了学习的方向。正是这次比赛和老师的相处,让我更加明确了读研的方向和目标。”邓伟业说。

一直以来,苏州大学坚持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和发现自我的机会,搭建起各类成长成才的平台。学校通过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巴斯德英才班等,以“书院制”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本科生教育改革。

今年,苏州大学更是针对成绩优异的新生推出了苏大未来精英(Future elite)计划,简称“Fe计划”,致力于培养服务基础学科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宽阔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社会精英人才。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苏州大学以入选全国首批14所重点高校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全面启动、纵深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研究生成才支撑计划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计划,在思想教育、学风道德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学校在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获A等,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德政导师制度,打造本硕博一体培养“直通车”,不断完善育人机制,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培养的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中有8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这是苏州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新征程中,苏州大学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时间:2022-9-23 来源:扬子晚报